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163.com/18/0713/11/DMJEG0FD000187UE.html"
2015年8月4日,克羅地亞在薩格勒布舉行閱兵,紀念“風暴行動”20周年。南歐的巴爾干半島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尤其是前南斯拉夫地區,正處中西歐、俄國和中東之間,總是成為大國棋盤。而這些鄰居,也將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了這里,讓巴爾干半島的局勢變得更加混亂。在鐵托死后,這個國家迅速陷入了內亂,并且最終解體,又一次成為了一盤散沙。而其中獲得最大利益者,似乎正是克羅地亞。經歷了殘酷的內戰之后,克羅地亞不僅獨立建國,還成功地獲得了前南斯拉夫幾乎所有的海岸線,并與歐盟保持了緊密的聯系,逐漸富強起來。克羅地亞究竟做了什麼,讓他們在巴爾干半島顯得如此強大?壹三塊大棋盤如果我們看前南斯拉夫的地圖,會發現這個國家主要分成三大塊:前南斯拉夫的三大板塊達爾馬提亞、迪納拉、潘諾尼亞西部的沿海地區達爾馬提亞,包括了一長條窄窄的平原地帶和一系列島嶼,緊鄰著亞得里亞海,是充滿海洋氣息的地區,歷史上也和意大利的關系更親密。但如果東北部的斯拉夫人積蓄了足夠的能量,也是能把意大利人趕回老家,自己控制這個地區的。從溝通和貿易上講達爾馬提亞海岸更接近意大利而非巴爾干內陸和多瑙河中部的山區海拔較高,不太適宜人類大規模聚居,因此顯得荒敗一些,現在卻是波黑的主體。復雜的山地地形給了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可能性。而如果沒有為了這連綿群山而修建的鐵道橋,《橋》的故事也不會有了。波黑的位置頗尷尬山城薩拉熱窩對周邊的控制成本高昂東部和北部則是連綿的潘諾尼亞平原的一部分,屬于多瑙河水系,具備很強的通航能力。在這個平原的東西兩頭,分別是目前巴爾干最強的兩個國家——也是敵對意識最濃烈的兩個國家,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的核心地帶:貝爾格萊德和薩格勒布周邊。多瑙河的支流將前南國家大部分首都連接在一起僅從南斯拉夫內部看,東北部的多瑙河流域有最好的農業條件,占據這里的民族整合山里人和山那邊的小平原地區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其實巴爾干半島原本不應該如此分裂。蜿蜒流往多瑙河的一條支流(塞爾維亞境內)在如今的歐洲版圖上出現的一大票來自前南的小國家,包括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黑、黑山在內,各國的人種并沒有很大的區別,語言上也可以互通。比如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的官方語言,雖然各自用各自的國家命名,但其實是同一種語言。它們之間的差別不會比朝鮮語和韓語更大,只是因為使用著不同的書寫體系,而顯得很不一樣而已。曾經的前南,如今是一群國家但很可惜,從更大的范圍來看,這些國家的整合之路屬于典型的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案例。西邊的意大利一旦經過整合,下水就能立刻跨越亞得里亞海搶占南斯拉夫人的海洋地盤;奧地利的德語民族擁有高地優勢,而且不斷從德意志其他地區傳來的黑科技對他們有很大的加強;與匈牙利的交界處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本來是雙方共享的劣勢,可惜對方是強悍的游牧民族;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看上去一幅人畜無害的樣子,可它們背后分別是俄國和跨海而來的土耳其人,而且自身也有過強勢期;就算是南方的希臘人,在鼎盛時期也對這里下過手。而多瑙河大盆地還要分為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而南斯拉夫人擁有的土地位于四方交戰之所,本身的平原面積又不算大,永遠無法積累屬于自己的物質基礎,變成了交戰的棋盤。而這些爭奪,直接導致了南斯拉夫人的分裂。貳看似形而上的沖突南斯拉夫內部在地緣上并沒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分裂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真正導致南斯拉夫四分五裂的,其實是宗教和文化的原因。克羅地亞靠近中西歐,在羅馬帝國解體之后被分給了西羅馬帝國,因此他們很早就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沿海的達爾馬提亞地區被跨海而來的意大利人控制,所以這里和克羅地亞的核心區在古代是屬于同一陣營的。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普拉競技場是羅馬帝國留給克羅地亞的遺產而塞爾維亞被分給了東羅馬,也就是拜占庭帝國。因此這里成為了一個東正教國家。等到后來東正教的中心從希臘轉移到了俄國,塞爾維亞的親善對象也就變成了東方的俄國。完成了國家整合的沙皇,也投桃報李,不斷向塞爾維亞輸出援助,讓他們不論何時都維持著高度的自治熱情。巴爾干的西北沿海是劃在西羅馬的被夾在中間的波黑,則是兩種宗教文明碰撞的地區,民眾混居,并沒有特別強烈的宗教意識。當奧斯曼帝國急劇擴張,并且沿著保加利亞擊敗了憂心忡忡的塞爾維亞人,打進南斯拉夫核心時,這個宗教搖擺的地區顯然是他們最優質的同化對象。除了達爾馬提亞奧斯曼幾乎吃下了整個巴爾干但帝國也采取分而治之的態度在宗教和同化政策上也頗有不同帝國在當地進行了成功的宗教同化,不僅讓這里的居民大量改宗伊斯蘭教,甚至還從中選擇真正的穆斯林加入帝國新建的近衛軍。這支隊伍在奧斯曼人不斷向歐洲北方擴張的過程中居功至偉,有不少人還因此升到了奧斯曼帝國軍隊系統的高位。前南國家的穆斯林人口主要在波黑如此成功的宗教同化,對于奧斯曼蘇丹來說當然是一件大好事。然而當奧斯曼帝國不斷衰敗,最終退出歐洲之后,這里的穆斯林卻成為了南斯拉夫本已高度復雜的宗教矛盾中一個新增的麻煩。同文同種的基督徒、東正教徒和穆斯林混雜在一起居住,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復雜的局面嗎?僅這一條,就可以說明鐵托有多偉大。這張照片很鐵托鐵托本人是克羅地亞人,在南斯拉夫內部的地緣紛爭中,是實力和人口次于塞爾維亞人的少數民族。大概也只有這樣的出身,才能促使他不強調國家里的細分民族特征,而是用“南斯拉夫”這個模糊的民族認同統一這個國家。1991年的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亞基本為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大都為克羅地亞人波黑最為混亂,且民族和宗教問題并存事實也確實證明,在他死后,塞爾維亞人擁護的民族主義領導人米洛舍維奇會把多數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直接觸發了南斯拉夫的內部分裂動蕩。叁不義的內戰內亂的魔盒一旦開啟,最先對大塞爾維亞主義表示不滿的,自然是最大的少數民族克羅地亞人。這不是克羅地亞人第一次公開對塞爾維亞人表示不滿了。就在一戰時,雖然南斯拉夫人成功從奧匈帝國那里獲得了獨立,但克羅地亞人仍然覺得在被塞爾維亞人奴役,于是建立了屬于自己的軍政府。二戰期間,克羅地亞人又輕易地被納粹德國煽動,成立了名為克羅地亞獨立國的傀儡政府,參與了德國人對塞爾維亞的入侵。希特勒與傀儡政府領導見面所以當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再起的時候,克羅地亞人又不干了。他們的人口雖然只有塞族人的一半,但由于靠近西部,得到了西方人更多的關照,實力并不弱。而且雖然克羅地亞的核心區是在薩格勒布附近,但他們在南斯拉夫內部的劃分中管理著沿海區域,又為他們贏得了不少優勢。克羅地亞幾乎吃掉了波黑的全部海岸線不過沿海地區雖然在名義上屬于克羅地亞,當地卻生活著大量的塞爾維亞族人口。這些人在一戰二戰克羅地亞自主立國的時候也受到過克羅地亞的迫害,對克羅地亞的獨立精神非常恐慌,干脆自己也立國了。為了阻止克羅地亞人來到沿海地區,他們甚至還毀壞堵塞了從克羅地亞核心區到沿海地區的道路。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兩個地區的連接本來就不是很暢通。只要在連接處克寧堵住幾條關鍵通道,克羅地亞人確實就過不來了。克寧和代爾尼采都是薩格勒布通向沿海的關鍵樞紐但獨立的塞爾維亞族人并沒有等到來自母體的援助。因為塞爾維亞的民族政策同樣得罪了國內的穆斯林,中間的波黑地區也鬧將起來了。波黑夾在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之間,又由國內最弱勢的穆斯林群體占主體,塞爾維亞高層判斷必須要首先解決波黑。波黑其實擋在了塞爾維亞面前為克羅地亞減少了很多壓力急于求成加上種族仇恨,殘酷的內戰就這樣在波黑爆發了。曾經的歷史名城薩拉熱窩被圍成一座死城,期間更是發生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這樣的人道主義慘劇。最后是依靠聯合國和北約的干預,才勉強終結了這場不義的內戰。波黑和塞黑分別獨立。國際戰爭罪法庭調查人員清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受害者萬人坑土而當塞爾維亞人再回頭看克羅地亞的時候,發現形勢已經大大不妙了。在克羅地亞境內零星而起的塞爾維亞族人自治武裝,被克羅地亞人一一剿滅。雖然塞爾維亞正規軍曾試圖幫助這些族人圍攻薩格勒布,無奈兩線作戰,投入的力量不夠,攻勢也被化解。與此同時,西方世界也為克羅地亞獨立搖旗吶喊。其中喊得最起勁的,當數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這也讓英克關系自那時以來都非常友好。我們和克羅地亞是鐵哥們而通往沿海地區的通道,也在兩側克族人的共同攻擊下被打通,克羅地亞從此名正言順地繼承了達爾馬尼亞的一系列港口。這道綿長的海岸線,還在不斷為克羅地亞人創造財富的同時,嚴重影響了塞爾維亞人和波黑人的出海口(只為波黑留下了一個涅姆港)。而在塞爾維亞和黑山分家之后,雄霸一時的塞爾維亞人更是連個出海口都找不到了。克羅地亞能夠成功獨立,并在獨立后快速成長為一個低調的發達國家,和克族人自身的努力有關系,當然更和他們所處的形勢大有干系。更靠近西方世界的優勢,加上拉波黑擋刀的計謀,最終讓克羅地亞成為了南斯拉夫內戰的最大贏家。不過巴爾干的故事并沒有結束至少他們的夢還遠沒有做夠本文來源:地球知識局作者:貓斯圖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分享到:易信微信QQ空間微博更多
關鍵字標籤:克羅埃西亞旅行社推薦品牌
|